近日,生态与环境学院陈中正副教授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长尾鼩鼱属(soriculus)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multilocus phylogeny and morphological analyses illuminate overlooked diversity of soriculus (mammalia: eulipotyphla: soricidae),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endemic species from the eastern himalayas”为题,发表在动物学专业期刊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上(中科院分区一区)。研究团队在喜马拉雅地区发现2个哺乳动物新种,重新确立了一亚种的种级地位。同时,研究团队还在墨脱地区发现了一个待描记新种(由于标本较少未正式描记)。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探索青藏高原小型哺乳动物的演化与适应过程,对认识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安徽师范大学陈中正为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安徽师范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
长尾鼩鼱属隶属于哺乳纲劳亚食虫目鼩鼱科,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及其相邻的高黎贡山,是喜马拉雅地区最为常见和最具代表性的鼩鼱科动物。由于长尾鼩鼱属分布区交通不便,采样困难,该属分类体系长期存在争议。已有分类体系认为长尾鼩鼱是一个单型属,仅包含1个物种——大爪长尾鼩鼱(s. nigrescens),2个亚种(s. n. nigrescens和s. n. minor)。为了厘清长尾鼩鼱属的分类与系统演化过程,研究团队在喜马拉雅-高黎贡山地区开展了深入的调查(图 1),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数据对该属的分类和系统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尾鼩鼱属共包含5个主要分支(图 2),其分化均已达到物种水平。其中两支分别代表着已知的两个亚种:s. n. nigrescens和s. n. minor,由于s. n. minor体型明显偏小,遂将其提升为有效种:小大爪长尾鼩鼱(s. minor)。除这两个支系外,采自西藏墨脱海拔2100-2830m和林芝地区(墨脱、察隅和米林等地)海拔2560-4200米的标本皆单独聚成一支,且在形态明显区别于其它支系,遂将其描记为2个新物种:墨脱大爪鼩鼱(soriculus medogensis)和雪山大爪鼩鼱(soriculus nivatus)(图3)。此外,采自于墨脱海拔2100m的1号标本单独聚成一支(soriculus sp. 3),其体型大于小大爪长尾鼩鼱但显著小于其它3个物种,也应代表着一个未被描记的新种,但由于标本较少,研究人员将在获得更多标本后再对其进行正式描记。分歧时间分析显示,长尾鼩鼱属起源于中新世晚期(~ 6.04 mya),并在更新世早期(~ 1.64 – 1.90 mya)发生了快速分化。研究强调喜马拉雅地区小型兽类多样性可能仍被严重低估,相关调查和研究急需加强。
该研究得到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2019qzkk0501)、西藏重点地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zl2022036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602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0318)和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0-075)的支持。
该成果得到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先后被中国新闻网、环球时报(英文版)、光明网等多家媒体科研公众号报道。
论文链接:
部分媒体报道链接:
中国新闻网:
环球时报(英文版):
图1 长尾鼩鼱属物种分布图
图2 长尾鼩鼱属分化时间估算
图3 雪山大爪鼩鼱(soriculus nivatus)生态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