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视域下高校文艺学课程建设高峰论坛在我校举行-九游会体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视域下高校文艺学课程建设高峰论坛在我校举行-九游会体育

三大行动计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视域下高校文艺学课程建设高峰论坛在我校举行

  • 时间:2023-06-02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5月12-1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视域下高校文艺学课程建设高峰论坛”在安徽芜湖举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国内十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戴和圣主持。文学院院长项念东教授,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会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川教授,山东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建刚教授先后致辞。

项念东教授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文学院办学与文艺学专业课程建设情况。高建平教授就文艺学学科体系建设提出建议,认为文艺学课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过程,鼓励众人要从时代、自身实际出发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王一川教授认为高校文艺学课程建设应当自觉顺应国家文化战略的转变,适应文学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变迁,顺应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生的整体变化。杨建刚教授介绍了山东大学文艺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发展情况。

会议共设置5场主题论坛发言,与会人员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视域下高校文艺学课程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第一场主题发言由北京师范大学钱翰教授主持,湖南师范大学赵炎秋教授担任评议人。扬州大学姚文放教授论述了“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与理论问题。香港中文大学黄维樑教授认为《文心雕龙》含摄文艺学课程的三大部分,当为文艺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深圳大学高建平教授指出文学理论研究易出现“从理论到理论”的弊端,文本与理论、创作、批评之间是互通互联的关系,理论研究的对象应当包括探究文学创作的意图,文学文本的意义和文学批评的意味。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以初版《文学理论教程》编写与修订为例,论说了通向“交融”的文学理论。安庆师范大学方锡球教授阐述了地方院校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建设。

第二场主题发言由安徽师范大学张勇教授、安庆师范大学方锡球教授分别担任主持人与评议人。湖南师范大学赵炎秋教授认为要正确处理教材体系与学术体系之间的关系,权威教材与普通教材的关系,实现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安徽师范大学陈文忠教授以厄尔·迈纳“原创诗学基于基础文类”的命题为切入点,提出文学理论发展要确立“文类意识”,明确“文类语境”,避免“概念泛化”。南京大学汪正龙教授结合切身教学经历,介绍了“文学概论”研讨型课程教学、教材编写及教学开展情况,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南开大学周志强教授以“游戏叙事”为例,论说了文艺学理论所受到科技发展的挑战,探讨了虚拟现实与文艺学学科建设的新可能。

第三场主题发言由山东大学杨建刚教授主持,浙江大学苏宏斌教授评议。复旦大学张宝贵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教学应当回到原典,尽可能吸纳对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论有益的理论,并与当代审美活动特别是中国的审美实践相结合。南京师范大学骆冬青教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在文艺学课程教学中避免拘泥于文学理论教材中的教条,而是发挥文艺学课程教材的“支点”与“焦点”作用。北京师范大学钱翰教授提出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回到问题提出时的语境,还原问题,不回避复杂性与争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山东大学韩清玉教授从吕荧在山东大学任教期间所撰写教材《文艺学》课程提纲和部分笔记入手,分析了吕荧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属性与建构路径。安徽大学王泽庆教授针对本科生教学中缺少理论史认识与原典精读,认为需要增加相应的课程,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开阔的理论视野,提高学生对文艺学专业的兴趣。

第四场主题发言由安徽大学王泽庆教授担任主持人,南开大学周志强教授担任评议人。浙江大学苏宏斌教授以“审美反映论”与“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关系问题为例,指出了教材不应当只注重形式的完整,同时要注重内在逻辑的完整。苏州大学刘锋杰教授对文艺学教材的“文以载道”和“文学典型”做出新的阐释。华东师范大学汤拥华教授以美国哲学家罗蒂的求学经历为例,畅议了通识教育中选科、专业与问题的融通,探索了跨学科、通识教育与文学批评的可能性。深圳大学李健教授提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文艺理论课程应该根据各学校师资情况,由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三门课程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第五场主题发言由华东师范大学汤拥华教授担任主持人,复旦大学张宝贵教授担任评议人。华东师范大学刘阳教授探讨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教材对无意识理论的改写策略,使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更好地走向当代形态。中国人民大学常培杰副教授认为文艺学的教学与研究应该具备回到历史的能力;从事理论研究也要从文本和现象提供的经验出发;在教学和研究需重视学科领域基础文献的阅读与研究等。山东大学杨建刚教授结合本校文艺学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探讨了“文学概论”教学中要处理好的若干问题,包括教材、经典著作、前沿问题的关系,知识体系与文学基本问题的关系,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的关系,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以及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安徽师范大学李伟教授介绍了安徽师范大学的文艺学学科发展历程,展示了安徽师大三代文学理论教材,探讨了文艺学、美学的学科归属问题。

大会闭幕式由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伟教授主持。安徽师范大学陈文忠教授、苏州大学刘锋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作会议总结,高度赞扬了本次会议取得的丰硕成果。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