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如下: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深刻认识高校体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历史使命,科学解析体育强国建设的内涵,思考体育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加强体育人才培养、提高体育育人质效,为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立新功。
从体育科研引领入手 形成体育育人新思路
学院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新质生产力为抓手,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科研成果质量提升,凝练科研方向,力争取得更多有影响力的成果,形成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创新力量,提升体育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取得新成就。
学院聚焦“三大行动计划”建设,立足区域特色,着力加大体育科研力度,将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动力,充分发挥体育学科在“七个强省”和“三地一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先后开辟徽州民俗传统体育、龙舟竞渡文化等研究方向,不断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多家媒体报道学校推动民俗体育“非遗鱼灯”进校园的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典型经验。学校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2024-2027)。
学院参与《体育强省建设方案》《安徽省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等体育产业政策的制定研讨、调研、起草工作,将体育与安徽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结合起来,为安徽体育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学院不断推进与拓展“引进来,走出去”策略,支持广大师生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访学研修、科研合作。与英国拉夫堡大学正式签订“硕士1 1 1联合培养”项目及“本、硕4 1合作办学”项目两份合作办学协议,推动学校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纵深式高质量发展。
从体育人才培养入手 打造体育育人新队伍
学院围绕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努力打造“安徽领先,全国一流,世界影响”的高水平学科,建立多元化的体育人才培养路径,既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注重综合素质提升,把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风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着力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体育人才的需求,提升整体专业化水平,在体育强国建设中作出新贡献。
作为首批入选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高校之一,自项目实施以来,学校先后选派多名优秀学子赴六安市金寨县、安庆市宿松县等地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以体育美育课程建设为基础,以体育美育社团等实践活动为拓展,积极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选修课和课后服务,致力于增强学生身心、体质健康水平,实现体育强基的浸润教育目标。组建45支团队赴全国各地参加“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义务支教活动,帮助青年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更好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树形象”。
学院创新举办首届体育专项技能系列赛事、首届国际标准舞锦标赛等比赛,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载体,延伸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体育技能提升,推动课堂知识向专业素养转化。
从体育社会服务入手 汇聚体育育人新动能
学院充分利用地方体育文化资源和自身人才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交流合作,通过提升体育教育的社会效益,推动体育普及和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引导社会公众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与益处,使体育强国建设落到实处。
学院积极参与武术运动国际普及发展,推广武术运动、传播武术文化、弘扬武术精神,为推动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青年教师赖晓晓当选国际武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全球仅5名运动员入选。
学院充分发挥智库功能,与黄山市体育局、黄山区人民政府等行政机关开展校地合作,将学院发展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及体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双提升。
(作者:王运良 李伟)
原报道阅读链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