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学术评价研究基地等的联名论文《2003—2022年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学术成果评价》刊登在国内旅游研究权威性期刊《旅游学刊》2024年第3期。该文通过与旅游相关的50组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cssci数据库和cscd数据库中检索出2003-2022年收录的旅游类学术期刊文章,经查重和筛选最终得到33106篇旅游学术论文,涉及1167种学术刊物、4727所机构以及29408名作者。该文分析发现,在旅游研究机构g指数和h指数的排行中,“中山大学h指数=88,位列第一;安徽师范大学h指数=87,屈居第二;而安徽师范大学g指数=140,名列榜首,中山大学g指数=139,屈居第二,这两所学校的h指数和g指数在伯仲之间。”同时,在作者的h指数和g指数排行中,我校陆林、王群、杨效忠、苏勤、杨兴柱5位老师入榜。该项研究表明我校旅游学术研究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学术评价研究基地在2022年发表的同类研究中指出,h指数是指某评价主体(期刊、作者或机构)在其所有发表(或刊载)的文章(样本中涵盖的文章)中有h篇文章每篇至少被引用了h次。g指数是指将某评价主体(期刊、作者或机构)所有发表(或刊载)的文章(样本中涵盖的文章)按被引频次高低排序,并且将排序的序号平方,被引次数逐次累加,当序号平方等于累计被引次数时,该序号就被定义为g指数;如果序号平方不能恰好等于而是小于对应的累计被引次数,则最接近累计被引次数的序号就是g指数。
据悉,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校地理系卢村禾教授就敏锐地意识到旅游业将大有可为,并积极投身于旅游研究之中。1986年,我校成立了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1987年,韩也良教授申报获批的“黄山风景区开发理论的地学研究”成为全国第一个以旅游为主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2年,我校获批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获批人文地理学硕士点,次年招收旅游地理方向硕士生;2001年获批旅游管理硕士授权点;2006年获批人文地理学博士点,次年招收旅游地理方向博士生;2010年获批全国首批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ta)授权点;2020年助力地理学获批一级博士点。至此,我校旅游教育形成了本科、硕士(学硕和专硕)、博士完整的旅游高等教育系列。
我校旅游教育一直遵循以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推动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发展思路。2012年以来,旅游管理专业老师共承担了33项国家级课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18项。获得省级及以上科研奖励32项。其中,人文社科奖6项。获得省级以上人才称号78项。编写教材、专著26部。获批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2项、省级精品课程7门。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项9项。承担了旅游规划编制项目200余项,制定了近20项行业标准,撰写了40余份资政报告,获得时任省委书记李锦斌的高度肯定和相关省市领导的批示。
通过搭建科研、社会服务、教学实践3类高质量育人平台,持续深入推动教学改革,鼓励和支持本科生入团队、入项目、入竞赛,共指导本科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10余项。其中,国家级34项。获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93项。王阳等同学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多项,旅游管理本科生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19年,旅游管理专业获全国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已经为旅游学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事业单位、旅游企业等输送了大批高质量人才,不少学子已成长为学界佼者和业界翘楚。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新形势下,旅游学科和专业的科研、社会服务、教育教学和国内外合作交流面临新的挑战。近年来,全国旅游学界同行在师资引进和能力提升、国际化合作交流、政产学研协同发展等方面不断创新,成果丰硕。我校旅游学科和专业建设还需要更加努力,始终以高水平旅游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为底色,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放眼全球,不断夯实办学基础,寻求新的突破,将旅游学科和专业建成学校的品牌学科和专业,为全省和全国旅游高等教育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24.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