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师大人】马陵合:教研相长勤求索,明德修远育英才-九游会体育

 【榜样师大人】马陵合:教研相长勤求索,明德修远育英才-九游会体育

师大要闻

【榜样师大人】马陵合:教研相长勤求索,明德修远育英才

  • 时间:2024-04-08
  • 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 作者:文/李家榕;采访/李家榕 杨黎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躬耕师大教坛三十余载,他扎根教学一线沃土,获得省级教学奖3项、省级精品课程2门,获评教学名师和省级高水平导师;潜心钻研数十年如一日,他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多年来,他始终耕耘科研、精进教业,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轨迹,讲好中国经济故事,努力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师大人。他就是历史学院马陵合教授。

久久为功,提升科研生命力

“科研是一场苦旅,但对我而言,无论多苦都会有乐。”马陵合是这样给“科研”定义的。人文社科类研究需要在阅读大量典籍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调查,这是耐力与体力的一场双重考验。这块硬骨头,他一啃就是数十年。

马陵合与科研的结缘始于本科阶段经济史方向的较早训练,这也让他对经济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在研究生阶段选择继续深耕于此。入职师大后,他将研究方向集中到了当时学术界关注不多的一个领域——近代中国的外债史,并逐步向铁路外债、铁路与政治、铁路与技术进步等方向拓展,形成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促动的学术研究体系,最终回归铁路的资本属性和技术属性。早期,外债史的研究存在着资料不足、档案开放度不高等诸多困难。为此,他在详细个案探讨的基础上,从中国人的视角研读外债的利弊,深度剖析对外债依赖与排拒并存的观念与行动,耗时10年完成外债史系列专著《清末民初铁路外债观研究》《晚清外债史研究》《外债与民国时期经济变迁》等。随着中外档案文献的深度开放,他以更全面、更深入研究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脉络,不断深化中国近代外债史、铁路史的研究,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拓荒者。

在马陵合看来,兴趣是科研最好的老师,这激励着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一路走来,他不只将科研视为一份工作,而真正是自己的执着追求和热爱所在。“历史文献的阅读是相当枯燥的,而兴趣可以让我沉下心来。有兴趣、有激情地搞科研,才能将科研深入进行下去。”同时,他认为勤奋是做学问的最基本标准。他始终以天道酬勤为信念,耐得住寂寞。2003年非典期间,当时的生活极不方便,与外界交流被迫中断。正值博士毕业之际的马陵合充分利用这段独处时光,潜心研究自己的博士论文课题,不仅写出多篇份量颇重的研究论文,博士论文也入选上海市十佳博士论文,并由上海市委宣传部资助出版。

2021年,马陵合成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铁路投资中外档案资料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在推动铁路史进一步系统化、体系化发展的同时,也填补了学校在该领域多年的空白。为了调研芜湖周边的矿山铁路,他亲自驾车在狭窄的圩堤、崎岖山路行驶,寻找桃荻铁路、水东铁路的遗迹。当发现铁路的遗存与旧时期刊的老照片吻合时,他甚至比自己发表相关论文还兴奋。谈及自己的科研经验,马陵合表示,“研究是一个系统化、体系化的过程,而不是碎片化展开。我们要使相关研究以一个清晰的链条不断拓展、深化,提升它的生命力与持久力。”

久久为功,必有所成。截至目前,马陵合已出版学术著作9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获得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称号,其领衔的交通史研究团队获批安徽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他用累累果实证明了“数十年磨一剑”的力量,也诠释了坚守的意义。近期,他带领团队聚焦于江淮运河的水文化,进一步挖掘运河沿岸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旅价值,怀揣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助力芜湖“向海而行”,做经世致用的科研人。

潜心教学,扎根一线育桃李

自1992年走上讲台,马陵合已在高等教育这块田地中耕耘30余载。作为大学教师,他带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挚爱,始终扎根教学一线,将站稳、站好讲台视为本分,奉为天职。教学中,他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精心设计教学,致力于跨学科的经济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多年来,马陵合以基础课中国经济史为基础,形成由主干课程和延伸课程组成的一整套内容丰富、视野开阔的经济史课程群,并先后开设《中国经济的历史故事》《徽商与创新》等线上通识课,获得省级教学奖3项、省级精品课程2门,获评省级教学名师和省级高水平导师。“经济史本身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兼具历史学与经济学的专业属性。所以这些年来,我就如何讲授能真正具有跨学科性质的课程,进行了不断努力与思考。”从经济视角看历史、以历史眼光看经济,是马陵合经济史课程群追求的品质定位。

回顾教学之路,马陵合以“良心活”作为关键词。“搞好教学最重要的是认真对待每节课,把效果放在第一位。”在他看来,教学如同舞台的构建,作为构建主角的教师一定要投入,并不断思考怎样可以让学生愿意听、让学生有所收获。作为一名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高校教师,马陵合认为教学情感上的最高境界有两种:一种是滋润,一种是燃烧。教师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术感知化作涓涓细流,滋润学生心田;用自己的教学热情不断更新授课内容,这种付出化作星星烛光,让学生燃起专业之路、人生之路的燎原之火。“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只有你认真去投入,学生才会有所收获。”马陵合如是说道。此外,他主动去关注、指点、鼓励年轻教师,向他们传授自己的教学经验,努力去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学梯队。“教学是需要传承的,老教师的‘传帮带’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科研是我教学的养分。”在教学中,马陵合始终遵循“深入浅出”的原则,努力探寻科研再输出之路,将科研成果“打碎”成学生可以接受的表述,重新“揉合”融入教学课堂中。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多年来,他始终以教学为根,不断以更高水平的专业素养来完善教学。他致力于找准铁路史研究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如何将教学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弘扬铁路红色基因,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是我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融汇点。”以学生为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程建设,是马陵合从未改变的教学目标。

匠心育人,深耕不辍行致远

教育需要爱心,友善的态度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教育的真正动力。对于马陵合而言,善良是一种品格,善良是一种修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用‘友善的态度’去善待每一位学生。只有对学生有了大爱,才会自觉地把课堂视作神圣殿堂,不容有丝毫懈怠;也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研究水平,不断钻研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以自己的爱心与真知赢得学生的敬重。”

“在高等教育这份田地,播种一粒种子,洒下一滴汗水,就能留下一缕阳光,收获一片新绿。”马陵合认为,经济史的学习不仅仅在于掌握了多少经济史的知识,还在于培养其看待经济问题的另一种思路和史学思维的培养。因此,他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经济问题和对学生的史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近年来,我在经济学和历史学专业的经济史教学实践中,以史论结合为原则,追求生动经济变迁历程与理论解释分析的有机融合。”潜心育人守初心,用心浇灌待花开。他始终坚持学生至上的理念,既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又注重“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激励学生不断追求卓越。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马陵合倾注了更多心血,获批省级研究生名师工作室。他曾支持和推荐硕士生成为自己博士生导师的学生,由“师徒”变为“师兄弟”;在看到学生有深造的潜力时,他会助推学生“更上一层楼”。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他说道,“老师对学生应该是无私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燃烧自己,滋润他人,是马陵合一直以来恪守并践行的育人理念。“我希望师大学子可以珍惜时间、不负韶华,在学校里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不断成长、不断成熟。”

科研、育才、行政,一直以来,马陵合的人生轨迹在这三条轨道间相互交织。他带领团队致力于经济史的研究,在讲好中国经济史故事的过程中奋勇前行,也将自身品格融入教学实践之中。“我是在师大成长起来的,师大是一个给予我温暖的地方,如今我也要尽己所能回报它。”坚守初心,马陵合怀揣着对师大炽热的爱,将同这所近百年老校一道继续行走在奋斗之路上。

编辑:王哲谦
预审:田超
审核:王少仁

上一篇:喜迎校庆,师生共赴花津鱼宴

下一篇:芜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东来校调研“五经普”工作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网站地图